Bottle Shock

2009年5月19日星期二


最近刚看了电影《Bottle Shock》,中文直译就是“装瓶病”。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,即著名的1976年巴黎品酒会(Judgement of Paris)。酒会开始在当年的5月24日,10位顶尖葡萄酒专家对12瓶加州酒(6红6白)和8瓶法国酒(4瓶波尔多红酒,4瓶勃艮第白酒)进行了盲品和打分,结果出人意料的是,最终“农夫”击败了贵族,两个籍籍无名的加州酒庄Stag's Leap Wine Cellars和Chateau Montelena分别赢得了红酒组和白酒组的桂冠,其他的加州酒庄也都有上佳的表现。由于参与盲品的10位专家有9位都是法国人,法国酒败得无话可说。

整部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在于:它可能给出了历史最真实的一面。我们所有对这场品酒会的认识都来源于文字资料。白纸黑字,很容易增添凝重的历史感。加上那份重量级的评委名单,无论你把这场品酒会想像的多么正式,多么隆重都不过份。但事实上当时的组织者史蒂夫-斯普瑞尔(Steve Spurrier)不过是一个渴望靠此扬名的英国无名小酒商;品酒的地点也不是在巴黎市中心的任何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内,而是在郊区的一间农舍里;甚至连在场的记者都只有一位:给《时代》周刊写稿子的乔治-泰伯(George W. Taber)。他比参赛的加州酒更没名气,而且也没有带相机,只拿着一杆铅笔,估计很多人都不清楚他是干什么的。

对于当时参赛的评委来说,这似乎不过是美好周末的延续(品酒发生在周一),出来郊游一番,呼吸一点新鲜空气,5月下旬的巴黎郊区正是春意盎然。和这么多同行一起品酒的机会也是难得的,而且还带点刺激性——盲品,估计有人暗自里还等着看别人的笑话呢。谁会想到历史会由自己亲手缔造于这个简陋的农舍里?但当品尝结果被乔治-泰伯忠实而详尽地记录下来,并被《时代》周刊全文刊登后,偶然事件便成为了由冰冷铅字铸就的历史。

不过在3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,这场品酒会与其说是法国酒的失败,不如说是美国酒的成功。法国酒在高档酒领域里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,美国酒则被“招安”,成为新的贵族,身价扶摇直上。2008年7月,影片中的主人公Chateau Montelena酒庄的庄主父子James Barret和Bo Barret将酒庄卖给了法国波尔多的二级名庄Cos d'Estournel,售价在1.1亿美元左右。

美国之后,新的挑战者仍在不断地涌现,先是澳大利亚、智利、南非,再加上新西兰、阿根廷等等。某一天,中国?